说起化学元素表,是不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头大?密密麻麻的符号、拗口的名称、还有那些让人晕眩的原子序数、相对原子质量……哎呀,光是想想就觉得脑子要爆炸。我当年也是被它折磨得够呛,死记硬背嘛,效率低不说,还特别容易忘。你知道那种感觉吗?就像抱着一本厚厚的电话簿,想记住所有人的号码一样无力。
直到有一天,我在一个无聊的下午,偶然刷到一个视频,有人居然把整个元素表编成了一首歌!当时我就惊了,这脑洞也太大了点吧?好奇心驱使我点开了视频。一开始,我还带着审视的态度,“切,不就是瞎唱吗?能有啥用?”结果,几分钟听下来,我发现自己错了。大错特错!
那首歌怎么说呢?它的旋律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有点简单,但就是那种洗脑的简单。关键是,歌词编排得巧妙极了。它不是按照顺序从1唱到118那么死板,而是把一些常见的、或者名字发音有特点的元素组合在一起,押韵!节奏感还挺强!比如,它会把“氢氦锂铍硼”一口气唱出来,像顺口溜一样;然后可能突然跳到“碳氮氧氟氖”,感觉像在玩连词游戏。再后面,会把一些金属元素拎出来,比如“钠镁铝硅磷”,听着就像一串珠子被串了起来。
最让我佩服的是,它把一些不太好记的、或者听起来比较陌生的元素,巧妙地融入到句子或者小段落里,用比喻、押韵或者谐音的方式来帮助记忆。比如,某个版本里提到钨,可能会跟“乌龟”扯上点关系;提到金,那肯定要跟“闪闪发光”联系起来。它不是干巴巴地念名字,而是赋予了每个元素一点“个性”或者“场景”。
这完全颠覆了我对记忆化学元素表的认知!以前,我们都是靠死记硬背,一个一个地抠。就像在黑屋子里摸索,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孤立的点。但有了这首歌,感觉就像被点亮了一盏灯,把所有这些点串联成了一条线,甚至编织成了一张网。这张网是有节奏、有旋律、有故事的。
你可能觉得我在夸大其词,一首歌能有多神奇?嘿,别不信邪。人类的记忆系统啊,对有节奏、押韵、有趣的东西特别敏感。想想我们小时候学的儿歌,是不是很多都记到大了?“小燕子,穿花衣……”“两只老虎,两只老虎,跑得快……”这些旋律和歌词就自带记忆加成。化学元素表的歌,用的就是同样的原理,只不过把内容换成了冰冷的化学符号。
听了几遍那首歌后,我开始尝试跟着唱。起初磕磕巴巴,但多听几次,再跟着哼哼,慢慢地,那些陌生的名字竟然开始在脑子里生根发芽了。氢、氦、锂、铍、硼、碳、氮、氧、氟、氖……这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字眼,现在竟然可以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样脱口而出!而且是带着旋律,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。
我甚至会自己在脑子里“唱”元素表。走在路上,排队的时候,洗澡的时候……旋律就会自动冒出来,然后跟着它把那些元素念出来。它不再是枯燥的学习任务,而变成了一种……怎么说呢?一种有趣的挑战,一种带有游戏的性质的记忆方式。
后来,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了我的一些正在学化学的朋友和学弟学妹。他们的反馈也都是“哇塞!”、“太神奇了!”、“以前记半天都记不住,现在听几遍就会了!”。有个朋友甚至说,他做化学题的时候,脑子里还会不自觉地响起那首歌的旋律,帮助他定位某个元素的位置或者性质。
所以啊,别小看了化学元素表的歌。它不是简单的娱乐,而是一种非常高效、有趣的记忆工具。它利用了人类大脑对声音、节奏和韵律的天然偏好,把枯燥的知识点转化成了容易吸收和记忆的形式。它让化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名词,而是变得有点儿“接地气”,有点儿“人情味”。
当然,光靠听歌肯定不够,更深入的学习还需要啃书本、做习题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首歌为入门,为打下基础,提供了一个非常给力的助推器。它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记忆元素表的大门。从死记硬背的泥潭里解放出来,用更轻松、更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这门基础知识。
如果你还在为记不住化学元素表而烦恼,强烈建议你去网上搜搜相关的化学元素表的歌。版本很多,找一个你喜欢、觉得顺口的。跟着它唱,跟着它晃,你会发现,原来记忆元素表也可以这么好玩!真的,试试看,说不定它就是你突破化学学习瓶颈的那个“核武器”呢!至少对我来说,它是。它让我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了乐趣,也让我对化学这门学科,少了一点点畏惧,多了一点点亲近。
发表回复